翻譯知識:諺語和俗語的翻譯方法
翻譯知識:諺語和俗語的翻譯方法
林木翻譯廣州翻譯公司了解到2015年的四六級考試已經結束,但是其中的神翻譯又是難倒不是考生,考試題中出現了一些中國約定俗成的俗語和諺語,而林木翻譯公司據考試的學生說到其中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謂是讓很多考生不知所措。這再次引發了中國俗語、諺語該如何翻譯的討論,英漢文化的差異是翻譯有難度的最主要的原因。
由于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同一內容的諺語,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不同,有不同的說法,因此諺語的翻譯需靈活處理。一般來說,諺語的翻譯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同義諺語借用法
同義諺語借用法就是運用相同意思的諺語相互翻譯的方法。雖然英語與漢語在語言習慣、民族特色、地方風情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別。但是在某些諺語無論內容、形式都有相似之處,其中運用的對仗、比喻等修辭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達的意義也相同。對這些諺語采用同義諺語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譯文更加通順,另一方面更容易為譯文讀者理解和接受。
漢諺:1、一次被火燒,二次避火苗。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2、失敗是成功之母。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英諺:1、Like begets like.龍生龍,鳳生鳳。
2、Wall have ears.隔墻有耳。
(二)直譯法
采取直譯法翻譯諺語,指在翻譯時盡量保持源語諺語的語言形式,包括用詞、句子結構、比喻手段等,把原來的內容、形式、精神都輸入到譯文中,保留形象,努力減少翻譯中的損失。張培基在《習語漢譯英研究》中指出直譯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國語言中的習語最能集中反映該國的民族文化、傳統等各種特點,民族色彩很濃,習語的直譯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漢諺:
1、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in the open.but hard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
2、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Afire on the city h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
英諺:
1、Forbidden fruit is sweet.
禁果分外甜。
2、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有半塊面包總比沒有好。
(三)意譯法
由于語言結構和文化背景的緣故,有一部分諺語無法進行直譯。這部分諺語一般沒有很強的比喻,或者根本沒有比喻,且這類諺語的特點是寓意較深且隱含于較淺顯的字面下,帶有濃厚民族色彩且多來源于歷史典故,我們就沒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應選用意譯法表達出來。意譯主要是指在翻譯時抓住內容和喻義這一重要方面,犧牲形象,結合上下文靈活地傳達原意,幫助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漢諺:
1、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由于譯文讀者不了解該諺語的背景,無法理解它的直譯“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suggest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天有不測風云。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天有不測風云”,若把它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毫無保留地譯成英語。會使英文讀者不知所云,因為漢語中“風云”的文化含義一般的西方人很難理解,若把它的隱含意義譯出,就一目了然了。類似的,在英語當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譯的諺語,如: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兩雄相爭,其斗必烈。不宜直譯成“希臘人遇上希臘人。定有一場好斗。”)
(四)直譯和意譯兼用
由于漢英兩個民族在文化傳承、語言結構、表達習慣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在許多情況下,單獨使用直譯或意譯不能達到目的,因此要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采用直譯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譯作適當補充,不給讀者造成錯誤聯想。對一些喻在言外的漢語諺語可以采用這種翻譯方法,例如:一個碗不響,兩個碗丁當。ne bowl is quiet,tWO bowls make a row.(譯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譯法,后半句中的“丁當”意譯為吵架,不僅彌補了直譯的不足,將含義譯出,而且收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同樣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梢苑g為:Sima Zhao's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re is obvious.
總之,在翻譯過程中對諺語的處理一定要謹慎而又靈活,不可機械地死譯硬譯,更不可望文生義。而應盡可能全面地考慮涉及的各種因素,充分考慮到諺語的語言特點和文化背景,根據具體的情況仔細斟酌,運用合適的翻譯方法,力求做到形式與內容兼顧,才能將諺語所表達的信息成功地移植到目的語中去。
更多翻譯知識以及四六級考試請參閱林木翻譯廣州翻譯公司官網文章:“廣州翻譯公司分享:英語四六級考試聽力需要注意的關鍵詞”。林木翻譯官網:www.xuewenduo.com 。